近期朋友圈,热搜都被一部电影霸屏,这部电影就是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《妈妈》。电影讲述了85岁母亲照顾65岁患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的故事。影片细腻地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细节,让观众关注到他们真实的生活。今天给大家带来文章杭州怡宁医院:阿尔茨海默病并非“老糊涂”,让大家对阿尔茨海默症能有一定的了解。
在实际生活中,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。在杭州怡宁医院的病房内,77岁的杜阿姨正准备到院子里散步,身边的儿子王先生每天都来探望。王先生说,就算每天都来看望母亲,有时候母亲需要想好久才能想起他的名字。王先生的目前杜阿姨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有4年时间了,杭州怡宁医院的老年精神科病区有50多位像杜阿姨一样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。
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表现:记忆力下降
医生介绍说,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最典型的临床表现,就是记忆力下降,尤其“近事记忆遗忘”,也就是说,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情,对年轻时的事情,反而记得很清楚。目前,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具体病因,还不十分清楚。多数研究认为,它与大脑神经系统的退化相关。年龄越大,发病率越高,且女性多于男性。60岁以上女性出现认知障碍,通常是同年龄段男性的2到3倍。关于为什么阿尔茨海默症更青睐于女性老人,科学家也有相应的研究。然而从临床来看,目前仍有不少人对阿尔茨海默病,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。
阿尔茨海默病误区一:“老糊涂”不是病 不用治
杭州怡宁医院老年精神科安主任: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就诊率非常之低,轻度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就诊率仅为14%,在重度痴呆阶段,阿尔茨海默病的就诊率不过34%。很大比例的老年人认为,当年老的时候出现记忆力下降,或者其它认知领域功能的下降是自然老化的过程。”
专家介绍,阿尔茨海默病有几个发展阶段:从认知正常到主观认知下降,再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,最后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。其中,"主观认知下降"阶段,是延缓病程的重要时间窗,越早识别并通过药物治疗,越能够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。
阿尔茨海默病误区二:反正治不好 干脆放弃了
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,所以被称为“最温柔的绝症”。但这不意味着无法治疗。
杭州怡宁医院老年精神科安主任:“通过药物治疗,我们可以全程来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,延缓患者病情的加重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我们还有多种非药物的治疗手段,包括进食,均衡的膳食,拥有良好的睡眠,坚持有氧运动。”
阿尔茨海默病误区三:随意停药没关系
由于患者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,就要进行长期的规范治疗。很多患者稍有好转,就会随意停药。
杭州怡宁医院老年精神科杨主任表示:“推荐每3到6个月来就诊。我们医生来评价患者症状的变化,根据评价的结果,来调整治疗方案。不要随便停药。”
如何挽救消失的记忆?
随着社会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快,阿尔茨海默病这一患病群体,也越来越受到关注。如果您的家人或朋友有了初步症状,或是已经确诊,又该如何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呢?杭州怡宁医院老年精神科,老年痴呆防治中心,对认知障碍,阿尔茨海默病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,医院基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的相关研究,有丰富的精神筛查量表,能够发现早期的老年痴呆症状,对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早防早治有着积极作用。
以上就是关于杭州怡宁医院:阿尔茨海默病并非“老糊涂”的相关介绍,更多康复医院信息查询,可登录大众康养网(www.57kangyang.com)官网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