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丁格尔曾说“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”。随着社会的发展及“人文关怀”理论的提出,护理工作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认真、负责,而是需要以人为本、设身处地从患者的感受出发,给予患者最温暖诚挚的服务。
心肺康复科的护理团队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。在心肺康复科的患者多存在咳痰不畅,常需要负压吸痰,当吸痰管插入口腔和气道时,患者会出现或恐惧或焦虑的情绪。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,心肺康复护理团队开展三精护理,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美丽的团队吧......
打造中西医特色心肺康复病房,科室设有专门的心肺康复中医治疗室、心肺康复运动室,同时开展中西医精品康复项目10余项:体外反博治疗技术、体外膈肌起搏技术、6分钟步行试验、呼吸功能训练及有效排痰技术、火龙罐、督脉灸、耳穴压豆、穴位贴敷、刮痧、拔罐、中药熏药等技术,帮助患者提升心肺功能,助力早期康复。
同时为了患者更好的锻炼心肺功能,提高日常生活质量,心肺康复护理团队在病房开展八段锦、呼吸操、弹力带操等有氧训练,受到患者一致好评。
这支美丽的队伍中还有很多“妙招姐”,她们将护理工作中不时迸发出的灵感付诸实际,把护理工作变得有温度有色彩。
心肺康复科有很多患者都面临咳痰不畅的问题,患者没有办法自行将痰咳出来,只能依靠吸痰,面对吸痰的痛苦,心肺康复护理团队不断对现有肺康复的流程及方法进行优化,如建立翻身拍拍操:每2小时一次翻身并进行拍背,使之形成习惯,促进患者痰液松动易于排出;建立吸痰三沟通:即吸痰前中后跟患者充分沟通,提升患者吸痰配合度;据痰吸痰:科室经常进行纤支镜下吸痰,充分了解患者的痰液位置、性质以及肺的排痰能力决定吸痰的深度及速度,尽量减少吸痰管进入气道内对患者产生强烈刺激,提高吸痰舒适度;痰后净口:吸痰后用特制中医漱口方清洁口腔。持续质量改进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排痰效果,更使患者排痰舒适度大大增加,保障了护理安全。
此外,科室的姐妹们在工作之余,不断进行思考,对口腔护理器、痰液跟踪器等进行创新,在促进排痰的道路上越走越精。
合适的沟通方式,能让患者畅谈自己的想法,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,为此,心肺康复护理团队建立了“3C”有效沟通模式,第一个“C”是“ Concern”,意为“关心的,担忧的”;第二个“C”是 “Comfortable ”,意为“舒服的”;第三个“C”是“ Content” ,意为“满意的”。护理团队以“3C”为基础,真诚以待每一位患者,耐心且有技巧的讲每一遍宣教,此外,为了能与气切吸痰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,更是自创了一套气切语言。
心肺康复科张丽艳护士长常说:“护理必须以人为本。”在平时工作中,护士长也严格求自己及科室同胞做到以人为本,在“三精护理”的服务宗旨引导下,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,提升护理服务品质。从病人的角度出发,真正的以人为本,温度护理。尽管科室护理工作非常忙碌,但护理标准绝对不能降低。
下一步,心肺康复护理团队将进一步创新护理特色服务,不断寻找创新点、突破点,打造专科护理品牌,真正做到“点点滴滴关爱心脾、时时刻刻呵护肺腑”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、优质、高效的护理服务。